我也可以谈。
作者|薛星星
编辑|蒋浇
拼多多过去一年股价走势
高增长神话不再,营收净利增速走低
但调整最激烈地莫过于拼多多。今年第一季度,拼多多营收增速及利润表现尚且维持过去的高增长态势,营收同比增速 131%、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增速 202%。
但在去年二季度拼多多管理层对外称要对商家提供“百亿减免”的扶持计划以来,这样的增速就一去不返了。
去年后三个季度,拼多多的营收及净利增速不断下滑,营收增速分别为 85.65%、44%、24%,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增速分别为 125%、61% 及 17%。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大转向。
具体到去年第四季度,拼多多营收 1106 亿元,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 1160.3 亿元。经调整后的净利润 298.5 亿元,比市场预期高了十亿多。
但拼多多高增长神话不再并不完全是因为扶持商家。和电商行业类似,拼多多的营收来源主要主要是广告和佣金收入,这也是拼多多的财报统计维度,在线营销及其他收入反映广告表现,交易服务费反映佣金收入。
拼多多没有披露业务板块情况,外界常常用广告收入衡量主站表现,佣金则暗含包括 TEMU 等海外板块表现。
当季,拼多多在线营销及其他收入为 570.01 亿元,同比增长 17%,为近几年来的新低,不过仍与市场预期一致。与市场预期不符的是佣金板块,当季拼多多交易服务费收入 545.99 亿元,同比增长 33%,较预期低了近 60 亿元。
中金公司认为,佣金收入一方面是由于平台让利商家,另一方面则是 TEMU 主站半托管 GMV 占比提升,而半托管货币化率更低。海豚投研持类似看法,认为佣金收入不及预期是 TEMU 业务结构变化影响为主,公司减免主站商家佣金为辅。
此前拼多多通过全托管模式快速扩张海外市场,商家只需要负责商品生产,后续跨境电商的运输、销售及定价都由平台负责。
但在国际形势变化下,尤其是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且不再实行小额包裹关税豁免政策(此后又暂缓实行)以来,拼多多不得不开始调整政策,上线半托管模式应对。晚点此前报道称,拼多多去年 3 月才上线半托管,提出的 2024 年目标是半托管 GMV 占整体目标的三分之一。
不要指望拼多多的管理层会对外解释这些业务层面的变化。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 CEO 陈磊在财报电话会上的回答与前几个季度一样,“外部变化的叠加不可避免地会为拼多多的全球化业务带来一些挑战。”
电商玩家们集体转向
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拼多多更早一步地开始了主动调整。如果说阿里的财报电话会是通过管理层大谈 AI 来展现公司战略重心的变化,拼多多管理层们在电话会中不厌其烦地强调他们对平台生态的建设,也是一种向外界展示转变的表现。
“当前的电商环境里,供应侧的深度变革已经到了迫切的阶段。”赵佳臻在财报电话会上说,他们为商家和行业健康发展所做的投入,长期来看都会推动平台生态的健康发展。
至于这些动作造成的公司财务表现的波动,他们对此已经有了清晰的认知。拼多多财务副总裁刘珺说,在投资初期我们就预估到了公司的收入增长和利润会有波动,短期的财务表现波动不会动摇我们对长期目标的信心——看惯了新能源车企 CEO 们在财报电话会上不断食言的销量和盈利预估,拼多多的管理层在这方面上称得上是坦诚。
但和阿里、京东纷纷开始找寻下一个增长故事不同,除了跨境电商之外,拼多多几乎没有在当下的热点领域过多布局。阿里几乎是举集团之力来烘托 AI,将 AI 定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京东则在感受到美团的威胁后,时隔多年又开始强调“狼性”,开始大手笔拉开即时零售的战争。
唯有拼多多,无论是对于 AI 还是其他,至今都未向外界展示出更多动作。它也没有对外跟风发布大模型,百模大战里根本没有它的身影。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拼多多已经在内部组建了电商推荐大模型团队,负责人为百度凤巢的核心成员,拼多多未对外回应此事。早在 2023 年,就有报道称拼多多已经在招聘大模型相关人才,但至今也没有对外披露进展。
外界唯一能感知到拼多多对于 AI 的跟进,或许只是拼多多评论区里的 AI 评价总结和聊天框里的 AI 客服。
就像这么多年来拼多多的办公楼外怎么也找不到的公司招牌一样,这家公司仍然在竭力对外隐藏自己,新业务开展之前很少有对外的战略表态。段永平此前不断对外说自己看不懂拼多多,或许也是真心话。
最新的消息显示,拼多多为商家上线了视频通话功能,可以帮助商家向消费者介绍商品。
我也可以谈。
作者|薛星星
编辑|蒋浇
拼多多过去一年股价走势
高增长神话不再,营收净利增速走低
但调整最激烈地莫过于拼多多。今年第一季度,拼多多营收增速及利润表现尚且维持过去的高增长态势,营收同比增速 131%、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增速 202%。
但在去年二季度拼多多管理层对外称要对商家提供“百亿减免”的扶持计划以来,这样的增速就一去不返了。
去年后三个季度,拼多多的营收及净利增速不断下滑,营收增速分别为 85.65%、44%、24%,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增速分别为 125%、61% 及 17%。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大转向。
具体到去年第四季度,拼多多营收 1106 亿元,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 1160.3 亿元。经调整后的净利润 298.5 亿元,比市场预期高了十亿多。
但拼多多高增长神话不再并不完全是因为扶持商家。和电商行业类似,拼多多的营收来源主要主要是广告和佣金收入,这也是拼多多的财报统计维度,在线营销及其他收入反映广告表现,交易服务费反映佣金收入。
拼多多没有披露业务板块情况,外界常常用广告收入衡量主站表现,佣金则暗含包括 TEMU 等海外板块表现。
当季,拼多多在线营销及其他收入为 570.01 亿元,同比增长 17%,为近几年来的新低,不过仍与市场预期一致。与市场预期不符的是佣金板块,当季拼多多交易服务费收入 545.99 亿元,同比增长 33%,较预期低了近 60 亿元。
中金公司认为,佣金收入一方面是由于平台让利商家,另一方面则是 TEMU 主站半托管 GMV 占比提升,而半托管货币化率更低。海豚投研持类似看法,认为佣金收入不及预期是 TEMU 业务结构变化影响为主,公司减免主站商家佣金为辅。
此前拼多多通过全托管模式快速扩张海外市场,商家只需要负责商品生产,后续跨境电商的运输、销售及定价都由平台负责。
但在国际形势变化下,尤其是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且不再实行小额包裹关税豁免政策(此后又暂缓实行)以来,拼多多不得不开始调整政策,上线半托管模式应对。晚点此前报道称,拼多多去年 3 月才上线半托管,提出的 2024 年目标是半托管 GMV 占整体目标的三分之一。
不要指望拼多多的管理层会对外解释这些业务层面的变化。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 CEO 陈磊在财报电话会上的回答与前几个季度一样,“外部变化的叠加不可避免地会为拼多多的全球化业务带来一些挑战。”
电商玩家们集体转向
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拼多多更早一步地开始了主动调整。如果说阿里的财报电话会是通过管理层大谈 AI 来展现公司战略重心的变化,拼多多管理层们在电话会中不厌其烦地强调他们对平台生态的建设,也是一种向外界展示转变的表现。
“当前的电商环境里,供应侧的深度变革已经到了迫切的阶段。”赵佳臻在财报电话会上说,他们为商家和行业健康发展所做的投入,长期来看都会推动平台生态的健康发展。
至于这些动作造成的公司财务表现的波动,他们对此已经有了清晰的认知。拼多多财务副总裁刘珺说,在投资初期我们就预估到了公司的收入增长和利润会有波动,短期的财务表现波动不会动摇我们对长期目标的信心——看惯了新能源车企 CEO 们在财报电话会上不断食言的销量和盈利预估,拼多多的管理层在这方面上称得上是坦诚。
但和阿里、京东纷纷开始找寻下一个增长故事不同,除了跨境电商之外,拼多多几乎没有在当下的热点领域过多布局。阿里几乎是举集团之力来烘托 AI,将 AI 定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京东则在感受到美团的威胁后,时隔多年又开始强调“狼性”,开始大手笔拉开即时零售的战争。
唯有拼多多,无论是对于 AI 还是其他,至今都未向外界展示出更多动作。它也没有对外跟风发布大模型,百模大战里根本没有它的身影。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拼多多已经在内部组建了电商推荐大模型团队,负责人为百度凤巢的核心成员,拼多多未对外回应此事。早在 2023 年,就有报道称拼多多已经在招聘大模型相关人才,但至今也没有对外披露进展。
外界唯一能感知到拼多多对于 AI 的跟进,或许只是拼多多评论区里的 AI 评价总结和聊天框里的 AI 客服。
就像这么多年来拼多多的办公楼外怎么也找不到的公司招牌一样,这家公司仍然在竭力对外隐藏自己,新业务开展之前很少有对外的战略表态。段永平此前不断对外说自己看不懂拼多多,或许也是真心话。
最新的消息显示,拼多多为商家上线了视频通话功能,可以帮助商家向消费者介绍商品。